岗石腰线行业乱象:投资三十万就可开厂

新闻中心

岗石腰线行业乱象:投资三十万就可开厂

  日期:2024-01-26 作者: 新闻中心

  三十万元的本钱,购a齐生产设备,租赁百来方的小库房,原料赊欠,就可以开设一家岗石腰线加工厂。

  过去的几年里,由于生产的资金、技术门槛过低,岗石生产厂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出现,甚至于一些积累了一定人脉、有着几十万元积蓄的陶瓷厂家业务员也加入了岗石腰线的“淘金”行列。

  据介绍,岗石腰线的作用是“做一些普通瓷砖产品没办法使用”的异型替代,如电梯门套、窗框、门框、背景墙伴随着近几年微晶石、全抛釉产品的兴起及大热,其作为一款配套、点缀产品,开始大量登陆家居空间装饰的舞台。

  在佛山华夏陶瓷城经营岗石腰线等配套产品的刘先生就是在一年多以前进军这样的领域的。

  “最早的时候佛山只有两家厂在做,我做的时候就达到了20多家,到去年底这一数据飙升到了100多家。”刘先生表示,由于门槛极低,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陶瓷行业及岗石行业人士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生产经营中来。

  “由于使用量不大,陶瓷厂家并不重视这块市场,也基本上没有陶企会进入这一领域。”刘先生说,这给很多实力弱小的企业及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佛山市合正远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晓和记者说,佛山境内很多岗石腰线加工厂生产环境极其简陋都是脏、乱、差的家庭式小作坊,甚至不乏夫妻档,小的每月销售额仅为三四十万元,大的月销售为三四百万元。

  多位岗石腰线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投资一家岗石腰线万左右的本钱,就能够实现从坯体制作、表面处理加工等一条龙生产。这样“自给自足”的工厂在佛山地区就多达20余家。

  而一些仅做表面加工处理的生产厂商则多达上百家,仅需投入三十余万元,租赁百来方的小库房,就可以开设一家这样的加工厂。甚至于一些将成本控制到极致的个人,投入十余万元,也可以开厂生产。

  佛山境内存在多少家岗石腰线生产厂商?记者将这一问题抛给多位岗石腰线行业人士时,得到的粗略答案是:100~250家。

  刘先生向记者表示,由于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岗石腰线生产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部分厂家难以被外界发现及熟知,因此难以给出确切数量,但保守估计,佛山境内至少散布着100来家岗石腰线生产及加工工厂。

  云浮市一位从事岗石销售的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云浮市相关行业曾做统计,云浮岗石行业每天销售岗石腰线万根,其中绝大部分销往佛山。若以10万根的日销售量计,平均每根出厂售价30余元,佛山地区每年的岗石腰线亿元左右。

  “但这10亿元的生产产值却要被200家左右的工厂瓜分,平均每家工厂的年产值仅在500万元左右。”该人士说道。

  “销售门槛就更低了。”纪晓说,一些陶瓷厂家业务员,只要有几万块钱的本钱和一定的渠道资源,就能自己开店炒货。

  纪晓称,仅佛山地区,经营销售岗石腰线余家,如果再算上未知的,至少超过了2000家。与此同时,陶瓷厂家因为产品配套需要,也会销售少数的岗石腰线产品。

  而据本报记者实地调查了解,仅在佛山华夏陶瓷城陶南路、瓷海国际、沙岗陶瓷批发商业市场、意美家陶瓷卫浴世界就分布着大量经营岗石腰线的门店,部分区域一栋紧挨一栋,鳞次栉比。大部分门店在销售岗石腰线的同时,也会经营背景墙等其它产品。

  在低门槛的现实背景下,“人人都想做老板”,大量建陶行业及岗石行业的从业人士投身岗石腰线的生产经营中来。

  “高峰时期,我们的部分产品能卖到100多块钱一根,但现在只买到50块钱,部分水转印产品甚至跌到了十几块钱。”佛山一家岗石腰线生产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和往年最高峰时期相比,他们产品的价格跌幅超过了50%。

  作为经营艺术背景墙的企业,佛山市缇香艺术陶瓷工厂设计总监宋琴也表示,她们的产品会搭配使用少数岗石腰线,“今年和我们合作的岗石腰线。”宋琴说,这还是产品质量较好,具有一定品质口碑的厂家。

  产品的大幅降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厂家的经营利润。“现在的纯利润只有10%左右,而且还难以走量。”佛山一家岗石腰线生产厂商负责人赵先生向记者吐槽,现在开一家工厂,一年30万的利润都很难保证,“还比不上在一些知名陶企做销售。”

  “而且,在如今的市场行情下,工厂还要承担一定的收款难风险。”赵先生说,自己的工厂这两年长期处在“欠债”与“被欠债”状态,始终面临“钱荒”。而等到想转手退出的时候,却发现经营了多年的工厂根本就不值钱。

  在看到该行业乱象及低利润后,也有部分工厂和个人开始退出。“有几家去年和我们合作的加工厂在今年都没做了。”前述云浮岗石销售人士介绍。

  在纪晓看来,造成岗石腰线行业混战的最终的原因是“准入门槛极低,产品品牌辨识度不高,售后服务水平弱”。与此同时,现有的工艺技术没办法让岗石腰线从低门槛经营中走出。

  事实上,正是因为看到该行业乱象丛生,佛山曾有厂家拟投斥重资,从规模、品牌、服务等各方面,试图统一和结束该行业的混战局面,但最终铩羽而归。

  “事实上,优质的产品还是有较高门槛的。”纪晓称,其所在的合正远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已斥5000万巨资,从现代化工业生产,产品升级、产品空间展示等方面通过标准化作业,推动该行业向规范化、品牌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本报首席记者/操儒冰)

关于我们

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0731-85782172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