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深智能吴豫曌:移动储能机器人商业化应用探索

新闻中心

行深智能吴豫曌:移动储能机器人商业化应用探索

  日期:2024-01-20 作者: 新闻中心

  储能市场是过去一年里非常关注的领域,火热赛道受到了长期资金市场的追捧。和储能市场类似,智能机器人也是一个高增长率的蓝海市场,近年来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两种市场交叉衍生出了一种新的应用模式——移动储能机器人。

  在2023起点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储能电池技术创新专场,行深智能 充电机器人行业副总 吴豫曌 发表《移动储能机器人商业化应用探索》的主题演讲,为大家详细解答了储能机器人的未来。

  行深智能原始团队脱胎于国航科大,整体的算法从1987年开始沉淀,其底蕴非常深厚,2017年开始业务方向从军用转为民用。

  吴豫曌表示在to B端,应用最为迫切的是机器人行业。所有的机器人自身的电力都是需要锂电池来供电的,所以电池的质量基本决定了机器人的使用上限。还有一种机器人对电力、能源、储能的需求更为迫切,就是移动储能机器人,可将储能应用到2B和2C的场景里面。

  比如说,目前新能源车主面临的痛点问题是充电,甚至夏天不敢开冷气,冬天不敢开暖气,因为怕影响续航,如果车充满电,要找1.5块的充电桩去充,而不会找2块钱的充电桩,这些痛点背后就是成本。这些成本一种原因是能源的成本,作为储能行业,开发出好的产品可能改变它成本构成。

  所以为满足新能源车主日渐增长的充电的需要,就是推动移动储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为此行深智能一直在想,能源是否能运走,可以背着走,而不用电缆的方式去走,如果能源可以被移动,行深智能在这样的领域还是有发挥的空间。

  吴豫曌现场展示了行深智能开发的40度电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外观是两部分,一是底盘系统,也就是无人驾驶的系统,二是上装的磷酸铁锂系统,还有一个隐性的无人驾驶,打造的目标是无人运营的充电场站,提供充电机器人,但是现在能实际落地的是少人化的,因为机器人目前状态是需要人照应的。

  二是安全可靠。如果是要做无人导航的无人驾驶,一定要符合L3,行深智能现在做的是L4级别,在这个级别里面,对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

  三是软硬件。上面的激光雷达,包括行车的行车电脑,包括感知设备,这些是要软硬件结合,效率才能提高,充电机器人场合多变,可能是露天的停车场,也可能是室内,所以运营环境很复杂,要有全局规划的能力,还要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停靠。

  对于储能机器人的共同认知是补能的场景,就像手机充电宝一样,要做的是汽车的充电宝,尽管很难做到一个汽车充电宝能够把车充满,但能达到车主用十分钟、二十分钟可以把自己的车提高100公里的续航能力。对于停车场的生意来说,普通的停车场就可以变成充电的停车场,固定的充电桩加上移动的机器人形成互补,每一层的客户车主都可以方便的充到电。

  还有就是接收信号的问题,停车场有两类,室内停车场和室外停车场,比如桥下的停车场定位不稳,对于空旷的停车场,现在也有做AGV的充电机器人,它的导航性比较差,此外小区停车位比较多,用户呼叫移动充电机器人以后,需要几分钟才能把车开过来接着进行充电,如果用比较慢的机器人,行驶能力比较慢,客户体验会受一定的影响。室内信号较差导致电子科技类产品时常没有反应。

  储能电池是有质量和有密度要求的,要拉一块很重的电池走来走去的话,就要求你的底盘要稳定,而且不容易倾覆。还有导航,要实现无人驾驶,就需要有自己一套室内和室外高精度的导航,我们平常用的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在机器人里面是不太行得通的。还有算法,算法不是一朝一夕做出来的,需要不停的迭代。

  现在所有的机器人,要做的是线控底盘,线控底盘带来了很多产业想象力的支撑,因为我们现在做的移动充电人,30度电和60度电,再高一点是90度电,对于车的可靠性很高,所以是车规级的底盘。

  机器人眼里面的世界相当于把现实社会全部三维化,通过激光扫描,把所有固定的和移动的全部打点,然后形成一个三维的世界。我们在它这个三维世界里面去做运营地图的描绘。这个运营地图,除了停车位、充电车位,右边是像行车电脑一样,目标是另外一辆车,还是某一个人,还是一个动物,还是一个雪糕桶,会在图形界面里面标注出来。

  除了充电机器人,它是移动储能的直接用户,其他的无人化物流车、扫地机器人,包括无人的小巴,还有无人的安防车,都对锂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有比较大的需求,需要这些电池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

关于我们

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

0731-85782172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